美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俄罗斯,然而他们没有料到的是,身后的“盟友”——日本,竟悄无声息地在背后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。短短几年间,日本就打造了7艘“准航母”。舰船的甲板经过了改造,舰载机成功起降,战斗群的编组也已完成。甚至在美国的协助下,测试工作也已悄然完成。整个过程非常低调,直到舰队开始行动,才有人意识到,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协防,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。
日本官方称这是为了“强化自卫”,但即便是美国自己也意识到,这种做法已经不再是防御性的安排,而是一个初具规模的航母打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击群的雏形。如今,美国在大声宣扬同盟关系的同时,心里却已经开始隐隐担忧——日本究竟在为什么做这些准备?
2024年10月,美国加州外海,日本的“加贺”号直升机驱逐舰迎来了关键的测试时刻。这艘舰船首次成功完成了F-35B隐身战斗机的起降测试。其甲板已经使用了新型耐高温材料,夜间降落时还特意加装了舰载照明系统,而舰桥设备也经过了重装,舰船的外观已经不再属于传统的驱逐舰范畴。
三年前,2021年10月,日本的“出云”号也已经完成了首轮F-35B起降测试,地点位于日本南部的近海。官方解释为“机动性强化”,但从具体细节来看,飞行甲板已经被加宽,弹药库的布局也做了调整,甚至增设了无人机协作区域,这一切都昭示着日本的舰队正在为舰载空战做好准备。
这些舰载机的来源也是有迹可循的。早在2020年,日本就向美国订购了42架F-35B,计划将这些战机搭载到“出云”级航母上。到2022年,前两架战机已经交付,并成功进行低空测试和舰载适配演练。
截至2024年10月,日本已经拥有了7艘可以搭载F-35B的“准航母”,包括“出云”“加贺”“日向”“伊势”等舰船。它们中的“出云”和“加贺”分别担任旗舰,还有其他的“护卫”驱逐舰和宙斯盾舰作为支援,三组战斗群已经初步形成。日本海上自卫队还给这一系列战斗群起了个名字——“特混作战模块”。
2023年9月,日本国会通过了2024财年防卫预算,专门为“加贺”号进行第二阶段的改装,拨款高达1600亿日元。计划明确指出,目标是在2027年3月底之前完成改装并交付给西部舰队使用。随着改装和战斗群的逐步完善,相关的部署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。防卫省已经批准三支编队分别在南海、台海和日本西南岛链方向进行轮番训练,模拟的内容涵盖了舰载机起降、电子干扰压制、远程搜索定位以及联合登陆支援等一系列作战流程。这些无疑是在为三支“准航母”编队的完整战斗体系做准备。
过去,日本总是以“和平宪法”自居,强调自己的“专守防卫”政策。但如今,这一界限已经被不断推远,甚至变得公开而不加掩饰。美国媒体也直接指出,现在的日本,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防御舰队,而是一个具备进攻能力的编队。
虽然这一切都在悄然进行,日本的军事力量逐渐成型,但美国显然不是没有察觉到这一切。2024年,“加贺”号的测试场地就设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外海,而负责舰载机起降测试的,正是驻日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教官团队。F-35B的起飞数据、甲板气流的模拟、舰载光电对接等各项测试,都得到了美军的支持。
尽管如此,美方始终没有正式承认,日本的这一行为是“航母编队”,官方文件中只字未提航母,而是用了“增强多用途作战能力”的说法。美国清楚地知道,一旦日本真正拥有了航母,这意味着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制空权将有了独立性,这对于美国来说,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战略挑战。
2024年11月,美国《外交政策》杂志发表了文章,警告日本的军事扩张和对华“主动作为”可能与美国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。文章指出,日本的防卫态度已经从“依赖美国保护”转变为“自主预设独立能力”。这种转变意味着,美日同盟的关系可能面临两张不同的战表。
这一切的变化,早在美日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缝之时就已经悄然酝酿。2025年2月,日本首相石破茂访问华盛顿,并与特朗普举行会晤。虽然双方发布了《美日联合声明》,并提出“开启美日新黄金时代”的口号,但声明内容空洞,既没有谈及防务预算,也没有涉及驻军分摊机制,更没有解决日本购买高端装备时所积压的贸易问题。
在日本内部,多个政治智库也开始对此发表看法。《世界知识》杂志在2025年第5期指出,日本社会普遍对美国“可能在关键时刻抛弃盟友”的忧虑已成为主流共识。这种担忧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愈加明显,成为了日本政府的一大隐忧。
在这种背景下,日本做出了果断决定:加强自主防务,主动出击。在没有明确得到美国支持的情况下,日本独自完成了航母改装计划,舰船建造、战斗群编组、战机部署等一系列行动都在悄悄进行。当美国想要干预时,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有效的手段去阻止这一切。美日同盟依然存在,但双方的互信正在迅速消失。
如今的日本,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盟友,也不是美国的棋子。它正成为一个有着自己战略盘算的独立行动者。美国对这一局势的反应,恐怕早已不言自明。
过去几年,美国的战略重心主要集中在欧洲。尤其是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,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全面加码,北约迅速向东扩展,战线拉到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边界,进而导致美军的资源大规模向东欧转移。这一布局持续了三年,然而,俄罗斯依然稳坐钓鱼台,西线则拖成了长期的阵地战。美国的战略,显然走偏了。
到了2024年,美国终于意识到,最大的挑战不再是那位被封锁的“老邻居”俄罗斯,而是身边这位“盟友”——日本,它正悄然地开始装备舰船和战机,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战力格局。
2024年“加贺”号测试时,美国首次用“准航母打击群”来形容日本的舰队。到了2025年,日本的国防预算文件已经更为直白地写道:“区域空中打击战术预设平台”,并且配备了第五代战斗群的快速打击能力。
当美国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俄罗斯身上时,自己的盟友——日本,却已经在太平洋重新部署了力量。美国的战略已经开始失去焦点,盟友的独立行动让美国的处境变得复杂而微妙。全球战略的版图,已经悄然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在西太平洋的局势中,过去的剧本正在被改写。美日之间的关系,已经从并肩作战,变成了并排前行。主角和配角之间的关系,也开始变得更加模糊,甚至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